你是否曾想过用视频作纸笔,勾勒自己的实践华章;你是否曾想过用镜头作窗口,展示心中的无尽志向;你是否想过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青春在祖国大地生根......
南开大学发起“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思政课建设“双百”行动,百余支实践团队坚持“问”从课堂中来,带着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凝练出学生们真正关心又心存疑惑的一百个问题,经过师生在社会实践中“同题共答”,将实践过程及成果制作为一百个视频,最后再回到课堂上去,形成“学生提问—师生共答—反哺课堂”的教育教学完整流程。
这是一次智慧的碰撞。在“双百行动”中,南开师生同学、同讲、同研、同行,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反哺课堂教学。师生们努力让理论知识“活”起来,把思政原理“用”起来,运用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来答疑解惑,用朋辈群体在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来回答知识问题。
这是一场温暖的遇见。南开师生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留下那心潮澎湃的难忘瞬间,收获的不仅是有深度的实践成果,更是有温度的社会经历,去体悟青春力量在这条康庄大道上的生生不息。师生们用视频记录下这段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一起穿梭历史回廊,触摸时代的脉搏,感受着中国式现代化征程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段探索的旅程。他们以青春为椽笔,蘸汗水作浓墨,踏进基层一线探访民生故事;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探寻真理之光,推动解决乡村振兴的关键难题。师生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于祖国广袤的土地上绘制绚丽多彩的画卷,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之路上书写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南开师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身影,浓缩了无数南开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使命与担当。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系列视频展播,逐步走近他们的故事,去看,去听,去感受那一个个发人深省的答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走进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深入田间地头,详细记录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实践与成就。他们在调研中解锁“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密码,见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让我们一同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医学院实践队在对广西来宾、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包头、天津等地的走访中,深入基层,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探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践行这一理念的担当。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实践故事,感受那份初心与使命。
历史学院实践队在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的走访过程中,深入挖掘当地精神文化繁荣与乡村振兴的历程,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探寻“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深刻意蕴,让我们一同感受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脉动。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实践队在前往新疆克拉玛依市的调研中,探寻到从“一油独大”到“一主多元”的石油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揭示新质生产力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让我们跟随他们的镜头,探寻高质量发展中新的活力。
生命科学学院实践队跨越江西、甘肃、黑龙江和天津四地,深入教育一线,与当地居民和教育工作者交流。他们在调研中,关注教育观念的变迁与改革的成效,探寻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让我们一同感受教育的力量。
商学院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理解人工智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彰显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探索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充分发挥市场规模、应用场景、数据资源的重要作用。让我们一同感受科技赋能乡村的魅力。
依托在全国建立的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等载体平台,南开人风雨兼程、步履不停,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他们脚踏实地、矢志不渝,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社会实践赋予青年学子洞察社会万象的广阔视野,引领他们真切感知国情、社情、民情的细腻脉络。视频里,他们用实践所探寻出的答案,恰似繁星点点,熠熠生辉。
我们将在南开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平台将这些承载着青春热血与家国情怀的珍贵视频呈现给广大青年学子,让我们一起感受南开师生在“双百行动”中的青春活力与无限可能,探索在乡土深处续写“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崭新篇章!